炒股配资官网这几部书陪我度过了中学到大学的求学时光

无论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还是《西游记》,都写了各自的大江湖,《红楼梦》也是一个特殊的江湖。这些江湖中人的处境和出路,正是该书的关注对象。该书包括“远谋:《话说三国演义》”、“忠义:话说《水浒传》”、“彻悟:话说《西游记》”、“挚情:话说《红楼梦》”四卷,每卷有15—19篇小文,每篇文章都配有作者精心选取的插图。
作者用精准专业的学术分析、幽默生动的语言风格,以及适合当代读者接受的叙述方式,兼具学术性与观赏性地向读者,尤其是大众读者,普及四大名著的基本知识,带领读者品读四大名著那些优秀的文学创作传统,启发读者从中收获传统文化的力量、明辦是非的智慧,以及洞察世情的判断力。该书适合对中国古典小说感兴趣的读者。

从文学名著到文化经典
——四大名著的阅读与欣赏(代前言)
卷一 远谋:话说《三国演义》
从闹剧到正剧
——桃园结义背后的玄机
一张只有两个人选的天下英雄排行榜
——说煮酒论英雄
出山还是隐居?
——三顾茅庐背后的无奈与悲情
逼死人命的托孤戏码
——说白帝城托孤
风流千古说诸葛
成也锦囊,败也锦囊
——说诸葛亮的锦囊战术
平生只玩这一次
——说空城计
这一刻不再料事如神
——说挥泪斩马谡
秋风吹过五丈原
——说诸葛亮之死
谁的眼泪在飞
——说刘备的哭
败于自己之手的超级英雄
——说关羽
英雄难过华容道
——说关羽义释曹操
我就是我,不一样的曹操
悔不该当初砍下了这一剑
——说吕伯奢血案
这个周郎不正常
——《三国演义》之周瑜形象新解
一场气大伤命的“示范秀”
——说三气周瑜
谁是我的新东家
——说《三国演义》中的用人问题
《三国演义》中的骂战术
夹缝中的尴尬生存
——论《三国演义》中东吴描写的特色及缺憾

《观世相:古典小说里的浮生与世情》,苗怀明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2024年12月版。
卷二 忠义:话说《水浒传》
徘徊于江湖、庙堂之间
——说宋江
封建时代的另类知识分子
——说吴用
一头失控的江湖怪兽
——说李逵
好汉的背面是奸臣
——说高俅
时运不济的将门后代
——说杨志
英雄不是无情汉
——说武松
名单之外的英雄好汉
——说晁盖
畸形社会的“幸运儿”
——说西门庆
从青春少女到红颜祸水
——说潘金莲
自讨没趣的江湖庸才
——说洪教头
被淘汰出局的革命领袖
——说王伦
面目模糊的二号首长
——说卢俊义
自成一体的水军统帅
——说李俊
梁山队伍中的风流小生
——说燕青
好一个杀人救世的佛爷
——说鲁智深
有始无终的神秘超人
——说公孙胜
苦命的梁山英雄
——说林冲
名门世家的江湖之路
——说柴进
大众化的梁山好汉
——说九纹龙史进

卷三 彻悟:话说《西游记》
西游记不是低幼读物
祖国处处花果山
艰难的成长历程
——孙悟空形象新解
人间何曾见神医,秘诀须从书中寻
——话说天下第一神医孙悟空
一位被误解的圣僧
——唐僧形象新解
西天路上的凡夫俗子
——猪八戒悲剧新解
西天路上的吃饭问题
蹊跷的猪八戒私房钱事件
大内高手不简单
——沙僧形象新解
真正的幕后英雄
——白龙马形象新解
六根清净的菩萨还是善于算计的大妈
——说观音
地方官不好做
不可小看的地方割据势力
——说牛魔王家族
独特的民族文化基因
——从魔童哪吒系列电影看哪吒文化的古今演变
西天路上的小妖精
西天取经路上的高考(考前准备篇)
西天取经路上的高考(临场发挥篇)
西天取经路上的高考(考后小结篇)
取经之后又如何

卷四 挚情:话说《红楼梦》
大家一起读红楼
一部小说和它创造的奇迹
假如《红楼梦》的作者不是曹雪芹
悲钟鸣鼎食之家,挽翰墨诗书之族
——从《红楼梦》看曹雪芹的家族情结
痛苦与迷茫
——《红楼梦》的青春书写
《红楼梦》里的代际冲突
透过石头看《红楼》
宝黛结合又如何
如实描写,并无讳饰
——《红楼梦》的人物描写
千古文章未尽才
——《红楼梦》八十回之后的探寻
戴着镣铐的舞蹈
——说《红楼梦》的后四十回
一场跨越时空的写作接力
——说《红楼梦》的续书
说说《红楼梦》研究的学术门槛
百年沉浮话红学
索隐式红学,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畸形果实
附录:父亲——我研究古代小说的引路人
后记

整理完这部书稿,颇有些百感交集的感觉。
就我个人而言,四大名著是陪伴一生的书。在年幼还没有认字的时候,父亲就给我们兄妹几个讲《西游记》的故事,培养了我对四大名著的最初兴趣,那是一段已经有些模糊的美好记忆。我最早入藏的《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都是父亲的藏书,他看我喜欢,就送给了我。
这几部书陪我度过了中学到大学的求学时光,至今仍摆放在我的书房里。虽然四大名著我现在藏有好几十个版本,但这几本我仍不时拿出来翻看,比如写这本书的《三国演义》部分时,毛评本我看的就是父亲的藏书。

因为这个缘故,四大名著对我来说,是四部带有亲情的小说经典,是四部有温度的文学名著。父亲的毛笔字写得很好,曾说过让他为我的新书题签,他也答应了,说把字练练再写,但最终还是没能如愿。就将这本书献给我的父亲,以此寄托我对他老人家的深切思念。
读研究生的时候,我选择了中国古代文学明清专业,实际上也是本着这些小说名著去的。从硕士到博士,自己逐渐从一个初学者变成专业研究者。博士毕业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其间自己研究的范围和对象不断发生变化,但有一个是没有放弃、始终不变的,那就是对四大名著,对它们的研读一直贯穿自己的教学科研中,从来没有停止过。
围绕四大名著,我陆续出版过几本小书,比如《梦断灵山》等,特别是《红楼梦》,因每年都要开设专门课程的缘故,下的功夫稍多一些,出的小书也最多,有《风起红楼》、《曹雪芹》、《话说红楼梦》、《红楼梦研究史论集》等,如果连整理、选编的《王伯沆批校红楼梦》、《南京大学的红学课》等也算起来,差不多有十来本了。

相比之下,《三国演义》、《水浒传》写的要少一些。《水浒传》曾写过一个人重读水浒系列,在香港《文汇报》、《文史知识》等报刊连载过,本来想单独写一本小册子出版的,后来忙于其他的事情,就放下了。
全书以文本为依据,紧扣作品,针对作品的人物、情节、思想、艺术等进行解读,谈出自己的想法,所有结论建立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上。之所以强调这一点,这是一种提倡,提倡大家多读作品,多读原著。
全书所收文章有一些是新写的,也有一些是过去的旧作,这次围绕着四大名著精讲这个话题进行了修改和润色。本着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原则,不求系统全面,谈的都是阅读四大名著的个人体会,因而对相关研究著作的参考就少了一些,力图写出一些新意,对读者有所启发。
书中所谈,多为针对某一具体人物、情节进行,会因所谈对象不同,观点有所变化,甚至有些矛盾,且不同的文章,其口吻、风格也不一样,有的属有意为之,有的则无心而成,这里不做统一。

至于所依据的文本,基本上都是比较通行的整理本,其中,《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用的都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的整理本,至于《三国演义》,则多据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整理本《三国志通俗演义》,这个版本以明嘉靖本为底本,与毛宗岗评点的《三国演义》在文字上有较大差异,这也是要说明的。
限于学识,小书必定还存在不少问题,也请读者诸君批评指正。
专业股票配资论坛,股票如何10倍杠杆,亿富通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 上一篇:可靠的配资门户让角色成长轨迹更加真实可信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