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资公司网站四、设立6个月过渡期
(原标题:别再以为是技术项目!稳定币正式纳入金融监管,香港动真格了)
在虚拟资产领域竞争日趋激烈之际,香港再次释放出明确信号:稳定币不是“法外之地”。2025年8月1日起,《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香港金管局同步发布一整套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文件,标志着全球首批面向稳定币发行人的全面持牌制度正式落地。
这不仅意味着稳定币发行人必须纳入金融监管视野,也揭示了香港对于该类新兴金融工具“先严后稳”的监管理念。小尺同学带你快速梳理重点内容与深层监管逻辑。
一、四大监管文件同步发布,稳定币监管框架全面落地
7月29日,香港金融管理局正式发布四份核心监管文件:
·《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及其咨询总结;
·《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指引(适用于持牌稳定币发行人)》及其咨询总结;
·《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摘要说明》;
·《原有稳定币发行人过渡条文摘要说明》。
上述文件构成了涵盖发牌标准、经营规范与过渡安排的完整制度体系。其中,《监管指引》要求持牌发行人必须建立高质量的储备资产机制、透明的赎回流程、健全的公司治理及全面的风险管理制度;而《反洗钱指引》则明确将稳定币纳入与传统金融机构等同的反洗钱监管范畴,重点强化客户尽职调查、交易监测、资金流向识别及可疑交易报告等合规义务。
二、“未发牌即宣传”属违法,监管释放强烈警示信号
香港金管局副总裁陈维民在简报会上明确指出,截至2025年8月1日,尚无任何稳定币发行人获得金管局牌照。根据《稳定币条例》规定,任何机构若对外声称“已获金管局批准”或“即将持牌”,均属于违法宣传行为,将面临法律追责。
更为关键的是,金管局此次不仅强调对发牌门槛的严格把控,也正面回应了当前市场上日益频繁的稳定币相关炒作、虚假宣传及“蹭政策”行为。监管机构特别提醒投资者保持警惕,不盲信所谓“官方背书”或“监管利好”,防范虚假宣传掩盖下的金融欺诈风险。
这也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稳定币必须依法依规、持牌运营。在监管全面生效的背景下,任何绕道进入市场、试图打擦边球的行为,都将被严肃处置。
三、发牌节奏“先严后稳”,首批持牌预计2026年初落地
香港金管局助理总裁何汉杰表示,稳定币发牌工作将采取循序渐进、严格审查的节奏推进,首批持牌机构预计于2026年初发出。此举体现了监管机构“先建制度、再放牌照”的审慎策略,强调稳定币必须在制度化轨道中运行。
根据监管要求,拟申请牌照的稳定币发行人需满足以下核心条件:
·持有100%全额、具高流动性的储备资产;
·能够在一个营业日内完成赎回请求;
·在香港设有实体经营机构;
·拥有充足的财政资源及健全的反洗钱机制;
·管理层具备履职所需的专业能力与公司治理架构。
同时,金管局明确表示,将不会对外公布表达申请意向或提交申请的机构名单,相关审批过程将通过非公开沟通机制推进,以防止出现市场过度解读或借机炒作的现象。
这一安排,体现出香港对金融科技领域“控风险优先”的一贯监管思路,也为稳定币制度建设留足了政策调试与经验积累的空间。
四、设立6个月过渡期,临时牌照附带“合规承诺书”
针对目前已在香港开展实质性稳定币业务的发行人,金管局设立为期6个月的过渡安排。在过渡期内,若机构希望继续运营,必须向金管局提交正式牌照申请,并获得金融管理专员的书面确认,同时需签署“合规承诺书”,承诺其具备履行相关监管义务的能力。
对于符合条件的机构,监管部门将核发临时牌照,允许其在过渡期内继续稳定币相关业务。但若未能满足申请条件,或未获金管局确认,其稳定币业务最迟须于2025年12月31日前有序终止。
此外,即便获得临时牌照,相关机构若在后续正式审查中未达监管标准,也需在接获拒绝通知后的一个月内完成清退与退出安排。
该机制展现出香港监管的“规范导向、稳中推进”:一方面给予现存业务一定的缓冲空间,避免市场剧烈波动;另一方面通过临时牌照制度设立明确的合规门槛,确保最终入围者具备可持续运营能力。这也意味着,香港正在以制度化路径将稳定币业务纳入可监管、可审计、可问责的金融体系中。
五、挂钩币种选择开放,但赎回机制与储备安排将严格审查
在挂钩币种的选择上,香港金管局持相对开放态度,允许稳定币发行人根据实际业务需要,选择锚定单一法定货币或一篮子货币。据介绍,目前与金管局沟通最为频繁的币种主要包括港币与美元。
然而,监管机构也明确指出,挂钩币种的自由兑换性、储备安排与清算能力将是监管评估的重要考量因素。特别是若拟发行人民币稳定币,发行人需详细说明其适用场景、预期用途,以及所依托的人民币储备资产构成。由于人民币当前尚未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金管局将对该类稳定币的流动性与跨境使用基础提出更高审慎要求。
此外,对于锚定非本地时区货币的稳定币,监管机构还将重点评估发行人是否具备在一个营业日内完成赎回请求的能力。这一要求对运营能力、清算机制及银行账户配置等方面提出了实际挑战。
综上所述,虽然挂钩币种灵活可选,但稳定币发行人必须在储备资产的质量与透明度、赎回机制的效率与可行性等方面接受全面审查,以确保其产品具备稳定性与兑付能力,不因技术噱头或币种包装掩盖潜在风险。
六、反洗钱监管“对标传统金融”,全面嵌入发牌制度
香港金管局助理总裁陈景宏指出,反洗钱与反恐怖分子资金筹集合规是稳定币发牌制度中的核心环节。稳定币发行人须设立并严格执行一整套具前瞻性、可操作性和持续性的反洗钱管控制度,主要包括以下要点:
·客户身份尽职调查(CDD):包括开户前审查、身份识别及定期复审;
·客户钱包与交易行为的风险识别:针对虚拟资产地址及使用行为进行风险分类与监控;
·稳定币转账路径的追踪与透明化:确保资金流向可追溯、不留“黑箱空间”;
·异常交易监测与可疑交易报告机制(STR):构建自动化识别系统,并履行及时报告义务。
陈景宏强调,一旦获发牌照,稳定币发行人将被正式纳入香港反洗钱监管体系,不再仅以“科技公司”身份存在,而需承担与银行、支付机构等传统持牌金融机构同等的合规义务与法律责任。
这一安排彰显监管机构的立场:稳定币所涉及的不仅是支付技术或商业模型,更直接关系资金安全、反恐防控及跨境监管协调,因此必须置于严密监管框架之下,切实实现“可识别、可审计、可问责”的风险控制目标。
随着《稳定币条例》的正式实施,香港已率先在全球范围内搭建起一套覆盖发牌审批、经营监管、反洗钱义务与退出机制的完整制度体系。无论是拟申请牌照的科技企业,还是关注虚拟资产合规前景的投资者、服务商,均应充分理解新规背后的监管逻辑与合规门槛。
从“金融科技”到“金融监管科技”,稳定币已不再是技术试验场,而是进入制度约束下的正式金融工具。未来,在高标准监管体系推动下,稳定币能否真正成为合规可控的全球支付选项,将取决于市场参与者对规则的理解深度与执行能力。
文 | 夏叶璐
编辑 | 麻艺璇
专业股票配资论坛,股票如何10倍杠杆,亿富通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 上一篇:加十倍杠杆炒股这两家去年排名第14、第20的房企
- 下一篇:没有了